非遗工坊采风行|中泰竹笛何以吹响古今
非遗工坊采风行|中泰竹笛何以吹响古今
非遗工坊采风行|中泰竹笛何以吹响古今
光明网讯(记者 金昱希)清晨的(de)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zǐjīng)村,万亩苦竹林在薄雾中苏醒。走进工坊,手艺人已忙碌多时,手中的苦竹在烘烤中发出细微的爆裂声。在他们的身后,一捆(yīkǔn)捆竹料排列整齐,等待着被赋予生命(shēngmìng)。
图为中泰竹笛非遗工坊(yígōngfāng)部分产品。受访者供图
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中国竹笛之(zhī)乡”。全球每100支演奏竹笛中,至少有85支产自紫荆村。40多年间,从卖原材料到全产业链年产值超3.5亿元,中泰竹笛非(fēi)遗工坊中一根根苦竹的蜕变(tuìbiàn)之旅,折射着传统非遗在当代(dāngdài)的传承与创新。
万亩竹海里(hǎilǐ)的非遗秘境
紫荆(zǐjīng)村能够依靠竹笛走出一条别有新意的乡村(xiāngcūn)振兴之路,离不开满山的优质苦竹。这里(zhèlǐ)的苦竹竹节长、竹身圆,两头较均匀,制作出来的笛子声音清脆、音调准确。
40多年前,上海制笛名家周林生来到村里采竹制笛。为(wèi)了离原材料产地更近,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当地筹划合办笛箫联营厂,刚(gāng)起步便接到了外贸大单。于是,联营厂把19名青年送出去学技术,再把行家里手请(qǐng)回来教(jiào)本领。紫荆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竹笛产业快速崛起,培养了一大批(yīdàpī)人才。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dàibiǎoxìng)项目中泰竹笛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董仲彬(dǒngzhòngbīn)是联营厂的第一任厂长,也是当地第一代竹笛制作手艺人。如今,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师傅依旧耳聪目明(ěrcōngmùmíng),坚持着竹笛制作。
“别看这小小一支竹笛,从选材到成品(chéngpǐn),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dàogōngxù),复杂得很。特别是(shì)划线、调音等工序,是一根笛子最考验技术的环节,对质量影响很大。”他一边为手中(shǒuzhōng)的半成品竹笛划线定调,一边娓娓道来。
图为(túwèi)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泰竹笛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董仲彬正在为竹笛划线定调。光明网记者 金昱希 摄(shè)
“不过,想要(xiǎngyào)真正做出好(hǎo)笛子,最重要的还是‘量体裁衣’,不仅要看竹子的先天条件、工匠的经验,也要了解客户的需求。”董仲彬说。当下,紫荆村几乎(jīhū)家家制笛。中泰(tài)竹笛非遗工坊集聚了160多家加工企业,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体系,以新(xīn)需求引领新供给,用新供给激活新需求。
技艺(jìyì)传承间的创新奏鸣
“我在各大电商平台有7家店铺,会根据销售情况与消费者的反馈开发新产品。”“90后(hòu)”余杭区区级乡村工匠、青年返乡(fǎnxiāng)创业代表施飞云向记者展示他的账号页面,“前不久,我们根据年轻人的喜好推出了(le)‘锦鲤款’竹笛,受到很多网友的喜爱(xǐài),还被戏称(xìchēng)为‘车厘子色’。发现这一点后,我们直接(zhíjiē)将产品改名为‘车厘子色锦鲤笛’,一个月售出了200多单。”
竹笛产业(chǎnyè)的发展升级,离不开年轻人的加盟和传承。在紫荆村(cūn),与施飞云(fēiyún)相似,伴着笛音长大(zhǎngdà)的年轻人中,不少选择将音乐作为专业方向,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从涂抹虫胶到大漆(dàqī)工艺,从牛骨笛头到合金压花,他们的每一次创新,都让中泰竹笛赢得更多关注与喜爱。目前,紫荆村日均电商销售超3000单,年销竹笛450万支。
图为余杭区区级乡村(xiāngcūn)工匠、青年返乡创业代表施飞云展示(zhǎnshì)“车厘子色锦鲤笛”。受访者供图
不止于产品创新,中泰竹笛(zhúdí)非遗工坊在发展中不断突破传统边界(biānjiè),形成多维创新路径,催生出新的服务形态。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泰竹笛制作技艺市级(shìjí)代表性传承人、区级乡村工匠丁志刚通过短视频吸引(xīyǐn)许多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不仅对他们悉心指导(zhǐdǎo),还提供了许多创新的发展方向。
“我有一位(yīwèi)徒弟来自四川宜宾,学成之后决定留在(zài)紫荆村。” 言语之间,他难掩对后辈的欣赏之意(zhīyì),“在我的建议下,她成为了一位竹笛修复师,在修复中提升技艺,开辟新的赛道。”
创新成效的(de)背后是政策的支持(zhīchí)。杭州竹笛协会会长鲍明远介绍,为推进竹笛产业发展,当地建起了共富直播间、共富学堂、共富桥(gòngfùqiáo)。其中,共富直播间依托短视频平台,进行(jìnxíng)非遗技艺推广、竹笛销售直播等,推动竹笛产业的全面发展;共富学堂邀请专家或传承人进行经验传授、技能教学;共富桥搭建企业(qǐyè)需求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桥梁(qiáoliáng),将闲散劳动力与企业进行对接,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文旅融合中的幸福光彩(guāngcǎi)
今年4月,紫荆村迎来一批特别的客人——百余位国际友人来到了这里。在中(zhōng)泰(zhōngtài)竹笛展示馆中,面对各类竹笛珍品与制作工具,他们赞叹连连。“虽然(suīrán)语言不(bù)完全相通,但在体验竹笛制作非遗技艺的活动中,通过音乐和大拇指(dàmǔzhǐ),我们都深刻地感受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鲍明远分享道。
2020年底,当地将以前的竹器厂改造成以笛文化(wénhuà)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走进展示馆,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讲述着一个(yígè)故事。游客们漫步其中(qízhōng),仿佛穿越了(le)时空,与竹笛进行了一次亲密的对话。
“在这里(zhèlǐ),不仅能了解中国竹笛历史、中泰(tài)竹笛产业发展史,还能学习中泰竹笛制作技艺。”紫荆村职业经理人朱丹介绍,现在,中泰竹笛展示馆已经成为(chéngwéi)展示和传承竹笛文化的重要窗口,推出了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一系列活动,研学团队、亲子家庭等可以(kěyǐ)从砍竹子开始,设计(shèjì)并制作专属于自己的竹笛,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图为紫荆村非遗竹笛研学活动(huódòng)中,学生们体验竹笛制作非遗技艺。受访者供图(gōngtú)
非遗(yí)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正成为(chéngwéi)激活非遗的现代生命力、提升文化旅游品质与效益、助力非遗保护传承的新探索。“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让(ràng)非遗竹笛走进百村、百社、百企、百校,将竹笛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鲍(bào)明远说。




相关推荐
-
无棣县海丰街道:基层治理“向内求解”,解锁群众“幸福密码”
-
重要提醒!浙江省中小学入学报名已陆续开始!赶紧来“浙里办”报名!
-
注意!烟台这两个公园将开展无人机药物喷洒
-
河北山海关:樱桃成熟采摘忙
-
「每周之星」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2025年第24周“作文之星”诞生啦,快来领奖
-
广西武宣“武粮园杯”2025龙舟邀请赛开桨
-
义乌商家提前接到了美国的圣诞订单,外贸需求究竟如何?
-
济阳八里庄村:从“万元村”到“新八里”,强村富民路正宽
-
政策面对面:浙江考生如何“奔赴”军校
-
摄记丨2025届高考生,到底收到了多少祝福?
-
无棣县海丰街道:基层治理“向内求解”,解锁群众“幸福密码”
-
重要提醒!浙江省中小学入学报名已陆续开始!赶紧来“浙里办”报名!
-
注意!烟台这两个公园将开展无人机药物喷洒
-
河北山海关:樱桃成熟采摘忙
-
「每周之星」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2025年第24周“作文之星”诞生啦,快来领奖
-
广西武宣“武粮园杯”2025龙舟邀请赛开桨
-
义乌商家提前接到了美国的圣诞订单,外贸需求究竟如何?
-
济阳八里庄村:从“万元村”到“新八里”,强村富民路正宽
-
政策面对面:浙江考生如何“奔赴”军校
-
摄记丨2025届高考生,到底收到了多少祝福?
-
无棣县海丰街道:基层治理“向内求解”,解锁群众“幸福密码”
-
重要提醒!浙江省中小学入学报名已陆续开始!赶紧来“浙里办”报名!
-
注意!烟台这两个公园将开展无人机药物喷洒
-
河北山海关:樱桃成熟采摘忙
-
「每周之星」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2025年第24周“作文之星”诞生啦,快来领奖
-
广西武宣“武粮园杯”2025龙舟邀请赛开桨
-
义乌商家提前接到了美国的圣诞订单,外贸需求究竟如何?
-
济阳八里庄村:从“万元村”到“新八里”,强村富民路正宽
-
政策面对面:浙江考生如何“奔赴”军校
-
摄记丨2025届高考生,到底收到了多少祝福?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